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GPS学院 > RS >

RS学术论文 遥感应用与数字地球(2)

时间:2008-01-16 11:26来源:GPS之家-导航之家 作者:www.gpsuu.com
3、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与图像数据处理系统 中国于1986年建成遥感卫星地面站。从接收美国陆地卫星5号数据开始,目前具有接收LANDSAT、SPOT、RADARSAT、ERS-1/2、JERS-1、CBERS遥感卫星数据的能力。并签订了协议负

 

  3、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与图像数据处理系统

 

  中国于1986年建成遥感卫星地面站。从接收美国陆地卫星5号数据开始,目前具有接收LANDSAT、SPOT、RADARSAT、ERS-1/2、JERS-1、CBERS遥感卫星数据的能力。并签订了协议负责分发Quickbird、IKONOS、IRS、EROS等遥感卫星数据。能够为用户提供高、中、低各种分辨率及多光谱、全色、雷达等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产品,逐步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近实时、多种分辨率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的发展目标。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气象卫星中心和海洋卫星应用中心一道,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遥感卫星数据生产运行系统。

 

  中国自主研制了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分布在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地的数十个气象卫星接收站,可接收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数据。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在北京和三亚市建立。MODIS数据地面接收站先后在国家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科院遥感所、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等地建立。

 

  2002年10月,经过9年建设的中国第一个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提高遥感卫星观测精度与定量遥感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与美国白沙,法国图卢兹实验场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中国目前已形成处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机载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等多源遥感数据的能力,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快速处理、传输、信息提取、应用软件设计、图形图像制作输出能力,保障了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同时研制了一系列针对新型遥感技术应用的软件系统。

 

  三、数字地球战略的本土化

 

  “数字地球”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中的必然产物。在卫星对地观测夜以继日覆盖全球,遥感数据资源极大丰富,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高度发达,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宽带网络通讯日臻成熟的21世纪,完全有条件对多尺度、多分辨率、多时相的海量地球信息资源,其中包括遥感信息,社会经济空间统计信息,进行三维描述和数据融合,加快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数字地球”是遥感应用功能的延伸。具体地说:第一步是“数字化”,从多种卫星直接接收的对地观测数据和参数,或者数字化的图像,快速传输,几何纠正,海量存储,建成数据库,提供查询,探索服务。第二步是“信息化”,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图形图像识别,时空转换动态变化研究,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第三步是“知识化”,通过各种专业应用模型,从有效的图形图像或数据中凝练出客观规律,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或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第四步是“再现”,根据客观规律,参照边界条件,通过虚拟仿真,重建自然或社会的历史过程,延伸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建议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五步是“决策”,由决策部门的领导,审时度势,对多种解决方案作出优选或取舍。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1:400万、1:100万、1:25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集,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范区1:1万和1:5万基础地理数据集。并在建设以推动空间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国家级空间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中国空间信息网”。作为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高精度的全国1:100万的地形数据模型(DEM)已更新两版,公开发布,1:25万和1:5万的地形数字模型正在进行之中,全国1:50万数字地质图已完成,全国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数据库,森林、草场、湖泊、冰川、历史地震等科学数据库,也纳入了国际科学数据库的计划(Codata),并得到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数据的及时更新。

 

  全国已有17个省、市开始建设“数字省区”,占省区总数的1/2;已有60多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工作,约占668个城市的1/10;跨省区的“数字流域”,涉及长江、黄河、海河和辽河等大河流域,已提到日程上来了,为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分配、防涝救灾服务。“数字中国”百舸争游。

 

  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分别建立了“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和“数字地球工作室”,开展有关“数字地球”的理论方法研究。开始以数字地球原型系统为先导,建立TB级遥感数据与相关数据的存储、查询、检索系统,为跨学科的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各圈层动力学关联分析与数据融合、信息挖掘与知识发现、模拟与预测,提供共享平台。作为遥感知识创新工程突破学科边缘、建立交叉领域、产生新思想、开辟新方向的数字“孵化器”。目前该系统初步整合了近3TB的数据资源,数十个数据库系统,并建立了数据网络接口,可连接国内外现有数据库,实现了远程地学处理。并已开始为数字奥运、数字考古、虚拟旅游、军事仿真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和支持。共同推进“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和“数字奥运”的工作。

 

  四、空间信息应用的拓展

 

  中国采取遥感应用先行的策略,1963-75年间,利用全色航空摄影相片,进行目视解译与系列制图,1975-80年间,引进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MSS)数据, 1980-85年间订购试验专用遥感飞机,装备国产遥感仪器。

 

  1985-90年间,获得回收卫星影像,并得到全球定位系统数据,依托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融合,自主开发了惠普Geostar, City Star, MAPGIS与Super 2002等遥感图像处理与制图软件,进入国际市场,1999年以后,得到本国遥感卫星数据的支持,推动“数字地球”战略,促进空间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与信息系统的整合。遥感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蓬勃发展。开发了国民经济辅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信息系统、全国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业务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应用技术系统,初步形成对国家高层政务多层次辅助决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的信息支持能力。遥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当初发射陆地地球资源卫星时的估计(47项)。归纳为五个主要领域,分述为下:

 

  4.1 全球变化与海洋调查

 

  利用国内外气象卫星与海洋卫星监测数据,参与“Codata”科学数据库的交流,我国积极地参与多项全球变化国际合作计划。在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效应、臭氧洞等诸多领域作出了努力,取得了西藏高原臭氧槽的发现,南方涛动对长江流域旱涝的影响,黄土古季风的反演等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命物质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项目,将采用自上而下的遥感反演模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模型有机结合的途径,解决尺度转换问题,减少碳汇/源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评价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源的历史过程、现实状况、未来趋势及其碳汇潜力,为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气候变化公约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用多光谱数据及其生成的植被指数,对全球植被和土地状况进行分类,监测土地沙漠化、森林砍伐、病虫灾害、城市化等环境变化进程。在广东肇庆地区多时相雷达数据对水稻长势的监测方法,得到了国际的认同。分析中国植被指数的季相变化,模拟中国和在温室效应下的东亚植被演替模式,探讨全球森林资源与小麦长势的相关。

 

  建立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包括近海环境自动监测、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遥感监测、系统集成以及示范试验。为近海海产养殖与远洋渔业资源调查,提供动态信息,为我国跃居全球水产大国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遥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方兴未艾。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指数已广泛用来定性和定量评价植被覆盖及其生长活力,并用来诊断植被一系列生物物理参量。利用NOAA、SPOT和同期气象数据,换算作物植被指数,对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农作物长势进行遥感监测预报;利用AVHRR植被指数数据集,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的物候季节特征。

 

  4.2 国土资源普查

 

  全面部署了各省区进行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一般以卫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进行1:50万或1:100万比例的专业目视解释和系列制图(在直辖市为1:10万-1:5万),建立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省区”和“电子政务”或与“生态省”建设规划链接。

 

  遥感地质找矿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航空遥感与卫星影像应用已在地质区测制图与普查找矿遥感方法中列入作业规范,火山、黄土、冰川、岩溶等新生代地质作用和现象,均有新的发现。并已汇成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 全面地反映了遥感地质的调查研究成果。

 

  从1980年,腾冲航空遥感开始,开拓地下热水铀矿床遥感探测的先河,逐步推广应用于内蒙及其他地区其他铀矿资源的航空遥感综合勘测,均获得成功。不仅为铀矿资源的航空遥感综合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开展核查技术和核能和平利用作出了贡献。

 

  重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遥感勘探,以控矿构造为框架,以多光谱岩性识别为依托,通过矿物晕的扩散形迹,为国家圈定了多处大型矿床。在新疆的金矿探测中,查出金科研预测储量18.8吨, 远景储量70吨,使两个县达到生产黄金2万两的效益。遥感应用于扑灭华北、西北煤田地下自燃的火灾,为探寻内蒙地下水和油气资源,频频告捷。

(责任编辑:admin)

[ GPSUU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推荐内容
图文新闻